本站讯 深化校社合作,推动党建与专业服务社会深度融合,5月18日,机关第二党总支第四党支部与粮油食品学院教师党支部携手海兴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在粮油食品学院实训中心烘焙室开展“焙感快乐,共享美好”校社联动烘焙之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带头人、党员教师张冬梅、袁丽雪化身烘焙导师,将“十四五”规划教材《烘焙工艺与实训》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社区居民可触摸的生活智慧,以党建引领专业服务,让“双报到”活动成为连接校园与社区的温情纽带,同时也为学院党建特色品牌“我家的麦田”注入新的实践内涵。
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当教材知识照进社区厨房
活动现场,张冬梅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将深耕多年的专业教材《烘焙工艺与实训》巧妙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作为教师党支部服务社区的特色项目,此次活动以“双报到”为契机,聚焦“专业知识惠民”,将教材中“烘焙工艺原理”“食材安全控制”等章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操课程,让支部成为服务社区的“专业后盾”。

“为什么蛋糕总是塌陷?其实是面粉吸水率与蛋白打发程度没匹配好。”张冬梅老师以慕斯蛋糕制作为例,讲解食材比例、温度控制背后的科学原理。居民王女士表示:“以前在家做烘焙总失败,现在才知道食材比例、温度控制这些细节都藏着‘大学问’。”
亲子共学安全烘焙,社区课堂里的多维成长
袁丽雪则充分考虑到参与活动的家庭中有青少年群体,精心设计“亲子共学”环节,简化传统烘焙流程,带领孩子们制作蛋圆饼干,在确保操作安全的前提下,融入数学计量知识与粮食安全科普,让烘焙课成为“安全教育+劳动实践+数理启蒙”的多维课堂。8岁的小朋友浩浩惊喜地发现:“做饼干的‘克’和农民伯伯的‘吨’是亲戚!”

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将专业服务覆盖全年龄段。活动现场,党员教师不仅全程守护孩子们的操作安全,更通过“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历程”进行微讲解,引导亲子家庭树立节约粮食、关注食品安全的意识。这种“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服务理念,正是学院深化社区共建的创新实践。
赠书筑桥长效联动,校社互动“焙”感幸福
活动尾声的赠书环节,成为校社长效联动的新起点。张冬梅将她主编的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烘焙工艺与实训》赠予海兴社区。此次赠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党支部服务社区的承诺。未来,学院将积极开展“教材应用分享会”,由专业教师线上线下解答居民疑问。这种“一次活动+长效服务”的模式,让“双报到”从“一次性服务”升级为“持续性赋能”。

海兴社区负责人表示:“高校专业资源与社区民生需求的结合,让‘双报到’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居民不仅学到了实用技能,更感受到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温暖。期待未来开展更多类似活动,共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这场充满香气的烘焙之旅是学校“双报到”工作的生动缩影,是党建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的真实写照。“我家的麦田”作为粮油食品学院党建育人的特色品牌,扎根粮食,实现全链条实践育人,以“麦田”为纽带传承粮食文化、惠及民生发展,让更多专业知识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从教材知识到社区实践,从党员教师到社区居民,活动背后彰显的是学院“以专业服务社会,以党建凝聚民心”的初心。(通讯员:于萍 撰稿:张惠洁 于萍 审核:黎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