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近期,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团委为粮油食品学院的学生开展了为期三周的“鼓动心灵”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本次活动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刘海霞老师与团委曲军晖老师共同主持,通过创新的非洲鼓减压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释放压力、增进交流的心理成长平台。

在团体辅导现场,10余名学生围坐成圈,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有节奏的敲击和鼓点互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种新颖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打破了传统心理教育的刻板印象,让参与者在音乐律动中自然而然地敞开心扉。“刚开始还有些拘谨,但随着鼓点越来越整齐,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粮油食品学院邵明岳同学分享道。活动现场,鼓声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同学们的脸上逐渐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让不善表达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其中。
刘海霞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带领者,凭借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为团体营造了安全、包容的氛围。“团体心理辅导是在特定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的有效形式”,刘海霞老师介绍道,“它既有预防与治疗功能,又有发展与教育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成长。”曲军晖老师则从团委工作角度,强调了朋辈支持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团体活动,同学们不仅能获得专业心理支持,还能在朋辈互动中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结。”两位老师的默契配合,确保了活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经过三周的持续活动,参与学生普遍反映收获颇丰。团体辅导的多元成效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提升,通过团体反馈,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从认知到行为全面提升。在互动中学习换位思考,提升共情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在共同完成鼓乐表演中培养协作精神。同时也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实用的减压技巧,提高心理韧性。这种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又能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需求。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平台,同时团体心理辅导也是粮油食品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学院历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建立了“预防—干预—发展”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未来将继续创新工作形式,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团体心理辅导常态化、系列化,让更多学生受益,为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通讯员、撰稿:迟昭君 审核:刘华鹏)